...
...
...
...
...
...
...
...
仲尔金父、尔朱荣。尔朱荣:(493年~530年),字天宝,北秀容(今山西朔州西北,一说忻州)人,契胡族。北魏末年将领、权臣。尔朱荣早年袭封父位,担任第一领民酋长,成为很有地位的部落贵族。招兵买马,壮大力量,将女儿嫁给孝明帝元诩,镇压农民起义。孝昌二年(526年)八月,举兵袭取肆州(今山西忻县),自置官吏,兵势渐盛。武泰元年(528年),得知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毒杀,率军南下,迎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,是为孝庄帝,自任侍中、都督中外诸军事、大将军、尚书令、太原王,专断朝政。借口丞相高阳王元雍谋反,发动河阴之变,还师于晋阳。虽居外藩,安插亲信占据要职,遥控朝政。同年九月,大破葛荣起义,升任大丞相、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,平定葛荣的别部韩楼起义军。尔朱荣凭借自己掌握的强大军事力量,专横跋扈,根本就不把北魏孝庄帝放在眼里。北魏孝庄帝虽然被迫授予他为“柱国大将军”,但在北魏永安三年(公元530年)农历9月使用......
源于匈奴族,出自南北朝时期匈奴族契胡部尔朱氏,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。据史籍《姓氏大观》、《魏书·官氏志》记载:契胡部尔朱氏,原为古匈奴族的一支,因居于尔朱川(今山西朱家川),故称尔朱氏,读音作érjū(ㄦˊㄐㄩ)。尔朱氏一族的代表人物为尔朱荣,公元493~530年,字天宝,北魏北秀容(朔州南)人,生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(元宏)太和十七年(公元493年)。在鲜卑拓跋氏的早期历史上,尔朱氏即为拓跋氏部下的酋帅,随拓跋氏征伐。北魏孝明帝时,尔朱荣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散骑常侍、平北将军、秀容第一领民酋长等称号。在北魏后期政权中,尔朱荣因镇压各民族人民起义有功被朝廷重用,后发动了著名的“河阴之变”,加速了北魏政权分化瓦解。之后,尔朱荣凭借自己掌握的强大军事力量,专横跋扈,根本就不把北魏孝庄帝放在眼里。北魏孝庄帝虽然被迫授予他为“柱国大将军”,但在北魏永安三年(公元530年)农历9月使用计谋,诛杀了尔朱......
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⑴.海西女真满族珠尔根氏,亦称朱尔根氏,源出金国时期女真阿勒根部,以姓为氏,满语为JurgenHala,汉义“大义”,世居乌喇(今吉林永吉)等地,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,所冠汉字姓尔氏、礼氏。⑵.满族讷哷氏,亦称那尔氏,满语为NereHala,世居黑龙江牡丹江流域,所冠汉字姓尔氏、春氏、康氏。满族汉化姓氏尔氏,读音皆作ěr(ㄦˇ)。得姓始祖:仲尔金父、尔朱荣。我的祖籍就在山西汾阳,老祖宗迁徙的不远,但全被汉化了。另有鲜卑族人移至蒙古境内成了蒙古族人。我曾在北京遇到一位高人,他一听我报上大名,就说:“尔?是蒙古族吗?”后来知道人家是个教授。蒙古族现在可能还真有和我血缘近的,只可惜我现在身份证上标明的是汉族,高考不加分。外族血统已经在我身上不知稀释了多少倍了。...
...
...
...
“我姓哈尔滨的‘尔’,不知可称得上是稀有姓氏?”尔先生说,他老家是藁城市兴安镇织锦村的,村里有不少人姓尔,周边村里没有听说有姓尔的,他来到石家庄后所知道的姓尔的,也都是从他们老家出来的。对于尔姓的来历,尔先生听老人讲,古代皇帝赐姓时,其他的姓氏都赐完了,不知该赐个什么姓好,这时被赐姓的人摸了一下耳朵,就说那就姓“尔”吧。对此说法,尔先生认为那可能只是个笑话,并不是真正的来历。尔氏来源于复姓“尔朱”,是鲜卑(契胡族或羯族)的一支,因居于尔朱川,故以尔朱为姓氏。尔朱氏出过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尔朱荣。尔朱荣,字天宝,北魏北秀容(朔州南)人,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,卒于长广王建明天年。在鲜卑拓跋氏的早期历史上,尔朱氏即为拓跋氏部下的酋帅,随拓跋氏征伐。魏孝明帝时,尔朱荣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散骑常侍、平北将军等称号。在北魏后期政权中,尔朱荣因镇压人民起义被朝廷重用,后发动“河阴之变”,加速了北魏政权分化...
一、尔王庄村落起源及其名称据介绍,尔王庄地处武清、宁河、宝坻、天津北郊三县一区交界处,大运河南岸,距县城五十公里。全村有1400多口人,由尔、王、李、曹、刘、拱、于、马等八个姓氏组成。其中尔姓人口最多,有300多口,而外出工作的尔氏人口竟达1000多将近2000之数。王、李二姓虽然也不少,但都不是一族,故有“七王八李”之说。至于尔王庄的建村历史目前说法不一。据《宝坻县志》载:尔王庄“始建于明永乐年间,相传燕王扫北时,有朱尔荣一家来此地定居,成村后得名尔庄子。后来又有一王姓人家迁来此地,便更名为尔王庄。”此说与村口由县地名办于一九九零年所立石碑所载大致相同,但与尔氏族人的说法不大一致,而且其两处记载均将“尔朱荣”写成了“朱尔荣”。显然,此说很可能受明燕王“朱”姓之影响,误将“尔朱”作“朱尔”了。据尔氏长门人尔洪祥介绍,尔氏最初来到天津的落脚点叫唐尔坨,又称尔王爷村,距离尔王庄三十多里地。老尔......
在天津宝坻县尔王庄,那里百分之50的人都姓“尔”,听老人们讲姓“尔”的大多是从那里发源的,但是天津西青区杨柳青一带也有“尔氏”,了解了一下上几代人都不认识,天津天穆村有姓尔一族,他们是汉族,有一部分人因与天穆回族结婚而成为回族。北省藁城织锦村有三成成姓尔的。河北南宫有个前尔家铺。这些都有没有联系。...
...
...
...
...
...